审稿周期: 50 天
发稿周期: 180 天
录用率: 70%
出版周期: 季刊
篇均下载: 59.0次
征稿对象 | 与本刊刊发范围相关的光学研究领域人员 |
征稿内容 | 1.1 研究论文:透彻、完整、清晰地报导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实验、理论结果和进展。研究论文一般分引言、理论或试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不超过8000字。要求在引言及相关部分对该研究内容相关的背景及现状、本工作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有清楚、简洁和客观的叙述。 1.2 快报:快速、简要地报道新的实验、理论结果。快报正文内容不分章节,一般不超过6000字。一旦被接受,将在6个月之内发表,作者可将其更为详细的内容投至国内外其他期刊。 1.3 综合评述:对变化较快的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做出评述。综合评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必须有作者对该领域的较为独到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批评性意见和展望。 |
征稿方向 | 光散射理论以及在物理材料、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其他光谱及其应用 |
征稿栏目 | 光散射理论研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光散射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光散射在化学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其他光谱技术及应用 |
撰写要求 | 2. 稿件要求 2.1 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要求用中英双语表示。题目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中最重要的内容,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略语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单位必须写出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应体现稿件的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不使用图表、公式,不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等。应精选出反映稿件内容的中、英文关键词各3~6个。按其重要性排列,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后。另外,请注明中图分类号代码。 2.2 中文标准基金全称及批号、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信息一律在首页用中文脚注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职称、最高学历(可省,但在读研究生需标注)、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等。通讯作者应标注其E-mail地址。 2.3 使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计量单位系统时,全文要一致。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需写出全称,后附缩略词,并用圆括号括起,此后可直接引用。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法定计量和单位的规定。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变量的符号(包括下标)需用斜体。 2.4 插图(照片)、表具有自明性,并按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在论述中应先文后图、表。中文稿件中,插图(照片)、表标题应同时采用中英文双语表示。插图(照片)、表头的量或用来标记图形轴线的量,用“量符号/单位标准化符号”形式标记。表应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若有表注,可写在表底线下左侧。插图曲线要求墨色均匀、粗细均匀。照片要求清晰,黑白反差大。彩色插图(照片)需转化为灰度图。插图(照片)要精选,切忌与表及文中表达重复。 2.5 应引用与本工作有关的、近年的主要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引用时,参考文献序号须加[ ],一般置于右上角;若写成“文献[ ]”,则与正文平排。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参考文献中,作者应以姓在前、名缩写在后的形式列出(不加缩写点)。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中文参考文献应分别用中英双语写出所有项目。英文稿件中的中文参考文献需在其后注明“(in Chinese)”。专著、期刊等文献格式按GB/T 7714-2005的规则执行 |
费用情况 |
审稿费:无 版面费:不收取版面费 稿酬:无 |
稿件语种 | 中文 |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李老师 Email:cjls@scu.edu.cn 电话:028-85418067 ; 传真:028-85418067 地址:成都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邮编:610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