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周期: 20 天
发稿周期: 60 天
录用率: 70%
出版周期: 季刊
篇均下载: 17.0次
征稿对象 | 从事高原气象、山地气象、气候变化等研究的人员;在高原和山地区从事天气预报的气象工作者;气象等领域研究生、博士生毕业论文等。 |
征稿内容 | 1科技论文和其它科技稿件:与高原和山地密切相关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包括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等。 2其它稿件:国内外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科技活动与工作动态等消息等。 |
征稿方向 | 青藏高原大气环流研究,西南涡的研究,气候变化,天气预报方法,气象观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预防,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 |
征稿栏目 | 论文,短论,技术报告,综述 |
撰写要求 |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逻辑性、可读性。要求资料准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通顺精练,符号规范,图表清晰 2 撰写格式:每篇稿件一般不超过1万字(包括图表);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可列副标题;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摘要不超过200字;关键词3~8个;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必要时);参考文献。 请附论文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 如系各类基金或重大课题资助项目,请在首页脚注内标注项目来源和编号。 在首页脚注内标注第一作者简介:姓名、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E-mail地址。 3 正文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间用圆点间隔,如“1”,“1.2,”“ 2.1.3”等。标题左顶格,在数字编号后空一格再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4 插图、表格每篇分别不超过8幅。图件须无底纹、无底框,图像分辨率一般不低于600dpi。图下请标明图号、图题和图注。坐标物理量和单位应标示为:物理量/单位,如T/℃,P/hPa。 表名写在表的上方,图的说明写在图的下方。涉及经纬度、地形线要绘制清楚;表格请采用三线表。 5 文稿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下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字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用()标注其文种。 6 参考文献按在文内出现顺序编码。 期刊类格式为:[序号] 作者姓名(列出前三位).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类格式为:[序号] 作者姓名(列出前三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类格式为:[序号] 作者姓名(列出前三位).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起止页码 |
费用情况 |
审稿费:100元/千字 版面费:无 稿酬:200元/篇 |
稿件语种 | 中文 |
评审录用 | 收到电子稿件后首先对论文的主题研究方向和格式作一初审,对一批不适合刊用的稿件退稿。对初通过审的论文再进行复审,返回作者修改,决定录用文章。录用标准:在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方面有创新性、对天气预报有实用性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综述等。青藏高原及山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基金论文等优先录用。 |
联系信息 |
联系人:徐渝江 Email:xyj.77@163.com 电话:028-87326540 传真:028-87329982 地址:成都市光华村街20号 邮编:610072 |